当前位置:100EC>数字零售>快手网红十三姨带货翻车,被罚16万
快手网红十三姨带货翻车,被罚16万
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12日 10:05:19

(网经社讯)近日,梅河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,涉事人员正是快手网红十三姨,其因销售无标签产品被罚16万。

十三姨原名郝猛,在快手上有着2522.2万的粉丝,账号定位是音乐人,经常发布唱歌视频,也开直播带货。

处罚决定书显示,今年3月13日,办案机构接到举报,称快手商家郝猛销售的香包、香膏923为三无产品涉及虚假宣传,同时在直播带货时利用封建迷信进行带货。

之后在投诉举报平台接到多起关于快手商家郝猛在销售菩提多宝、佛牌、唐卡时有宣传封建迷信、虚假宣传行为且售卖的产品是三无产品的举报。对此,办案机构针对上述举报予以立案调查。

一、事件回顾:从粉丝追捧到行政处罚

网经社数字零售台(DR.100EC.CN)查询DeepSeek后获悉,“十三姨”在快手平台的账号定位为“音乐人”,凭借唱歌视频积累了庞大粉丝群体,并开展直播带货业务。然而,今年3月13日,梅河口市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,称其销售的香包、香膏等产品无标签标识,属于“三无产品”,且涉嫌虚假宣传和利用封建迷信带货。此后,监管部门又陆续收到多起类似举报,涉及菩提多宝、佛牌、唐卡等商品。经立案调查,最终对其作出罚款16万元的行政处罚。

值得注意的是,16万元的罚款金额在同类案件中属于较高水平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》第五十四条规定,销售无标签产品可处违法生产、销售产品货值金额30%以下的罚款。这一处罚既体现了监管部门对违法行为的零容忍,也释放出规范直播带货市场的强烈信号。

二、乱象背后:直播带货的三大顽疾

“十三姨”事件并非孤例。近年来,随着直播电商爆发式增长,类似问题屡见不鲜。该事件集中反映了行业三大顽疾:

“三无产品”泛滥
部分主播为追求高利润,选择与无资质厂商合作,销售无生产日期、无质量合格证、无生产厂家的产品。这些商品往往存在安全隐患,如化妆品可能导致过敏,食品可能引发健康问题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数据显示,直播带货投诉中,产品质量问题占比高达42%。

虚假宣传成风
为刺激消费,主播常使用夸大其词的宣传话术。在此事件中,“封建迷信”成为促销手段,例如宣称商品具有“开运”“辟邪”等功效。这种营销方式不仅误导消费者,还可能助长不良社会风气。

责任主体模糊
直播带货涉及主播、商家、平台多方责任,出现问题时容易互相推诿。尽管《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》已明确各方义务,但实际执行中仍存在监管盲区。例如,平台对主播选品审核不严,商家提供虚假资质证明等情况时有发生。

三、行业反思:如何构建健康生态?

“十三姨”被罚事件为整个行业敲响警钟。要根治乱象,需多方合力:

平台需强化审核机制
快手等平台应建立更严格的主播准入和商品上架标准,利用AI技术实时监控违规内容。2023年抖音推出的“商品质量分”制度值得借鉴,通过评分体系倒逼商家提升质量。

主播应珍惜“羽毛”
粉丝经济时代,信誉是网红的核心资产。头部主播更应带头守法,如李佳琦团队建立专业选品流程,拒绝三无产品。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指出:“主播需明确自身法律地位,如果是广告代言人,需对商品真实性负责。”

监管要常态化
除罚款外,可建立“黑名单”制度,对屡次违规者限制其直播权限。浙江省2023年实施的《直播电商行业治理标准》提出“分级处罚”机制,根据违规情节采取不同惩戒措施,这一做法可在全国推广。

消费者须理性维权
网民应保存交易记录、直播截图等证据,遇问题及时通过12315平台举报。此次事件正是源于消费者积极投诉,最终推动执法部门介入。

四、未来展望:从野蛮生长到高质量发展

据《中国直播电商行业发展报告》预测,2025年直播带货市场规模将突破4.9万亿元。在如此庞大的产业中,唯有建立规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。此次16万元罚款看似是对个人的惩戒,实则是整个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痛。

当“流量至上”的狂热逐渐冷却,“质量为本”的理性终将回归。无论是平台、主播还是监管方,都需认识到:割韭菜式的短期获利模式已被时代淘汰,只有诚信经营方能行稳致远。对于2522万粉丝的“十三姨”们而言,这次处罚或许是一次深刻的商业启蒙课——在互联网世界,人气与责任永远成正比。

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,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、服务商,提供“媒体+智库”、“会员+孵化”服务;(1)面向电商平台、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;(2)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、政府部门、培训机构、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;(3)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、品牌方、商家、供应链公司等提供“千电万商”生态圈服务;(4)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。

网经社“电数宝”电商大数据库(DATA.100EC.CN,免费注册体验全库)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,包含100+上市公司、新三板公司数据,150+独角兽、200+千里马公司数据,4000+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+互联网APP数据,全面覆盖“头部+腰部+长尾”电商,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,挖掘行业市场潜力,助力企业决策,做电商人研究、决策的“好参谋”。

【投诉曝光】 更多>

【版权声明】秉承互联网开放、包容的精神,网经社欢迎各方(自)媒体、机构转载、引用我们原创内容,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;同时,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将版权疑问、授权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,发邮件至NEWS@netsun.com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、处理。

        平台名称
        平台回复率
        回复时效性
        用户满意度
        微信公众号
       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
        微信小程序
       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